娱乐圈新闻
Hard IDM——电子音乐的智性硬度。2025 年的全新进化篇章
Hard IDM(Hard Intelligent Dance Music) 是 电子音乐 中最具概念性、最“智性攻击性”的分支之一。 如果说 经典 IDM 更注重氛围、实验性和思维性,那么 Hard IDM 则在这套数学逻辑中加入了 力量、混乱、工业化冲击和更硬核的节奏结构。
在 2024–2025 年,Hard IDM 经历了显著的再解读:新一代制作人重新回到 90 年代的机械化声音,并将其与现代音色设计技术、glitch 美学以及更具攻击性的分形结构结合。
什么是 Hard IDM?
Hard IDM 是 IDM 的一个子风格,它融合了:
攻击性节奏结构,
机械化的 glitch 节奏,
混乱但数学上严谨的模式,
抽象的合成器质感,
厚重的工业噪音纹理,
非标准节奏(5/4、7/8、多重节奏),
实验性声音设计。
如果说传统 IDM 是“智慧电子诗歌”,那么 Hard IDM 就是它更黑暗、金属化、科技中心化的版本。
历史:从 90 年代到数字时代新潮流
1. 起源(1990 年代)
Hard IDM 源自以下音乐体系:
早期 IDM / braindance(Aphex Twin、Autechre、μ-Ziq),
工业音乐 与 EBM,
breakcore,
早期 glitch 声音,
speedcore / techstep 场景。
许多人认为 Hard IDM 的雏形出现在以下作品中:
Autechre(《Confield》《Draft 7.30》),
Aphex Twin(《Drukqs》时期的硬核作品),
Squarepusher(实验性 breakbeat)。
该风格一直在地下场景发展,但深刻影响了 2000 年代的实验电子音乐。
2. 数字化飞跃(2010 ...
2025 年的 Bass House:主要趋势、核心艺术家与风格复兴 | Minatrix.FM 新闻
Bass House 是 现代电子音乐中最具能量的子流派之一,将强劲的低频音色与 House 的律动完美融合。 它是一种为舞池、音乐节和震撼性的俱乐部 DJ 套曲而生的音乐。
在 2025 年,Bass House 正迎来新一轮爆发,与 Tech House、UK Bass、Speed House 以及 EDM 的影响不断融合。艺术家们在声音设计上大胆创新,强化低频表现,打造瞬间成为音乐节热门曲目的强力作品。
什么是 Bass House?
Bass House 是 House 节奏与 Dubstep、UK Bass、Complextro 等风格重型低频的混合体。
其核心声音特色包括:
极具攻击性的低音线
厚重的 Sub-Bass 与 Growl 咆哮效果
126–130 BPM 的紧凑律动
明亮的合成器音色与“脏”调制
强烈的俱乐部氛围与压迫感
这一风格非常适合大型舞池——充满能量、大胆、瞬间抓耳。
Bass House 的诞生与发展
Bass House 于 2010 年代初期开始成型,当时的制作人开始混合以下元素:
Dubstep 低频设计、
Electro House、
UK Garage、
Speed House、
Dirty House。
早期推动者包括:
Tchami
AC Slater
Jauz
Joyryde
Habstrakt
Night Bass、Confession 和 This Ain’t Bristol 等厂牌的出现,使 Bass House 成为独立而成熟的国际性音乐场景。
Bass House 的声音特征:为什么它如此独特?
1. 低音是主角
不仅仅是低频,而是“有生命力”的咆哮 Bass,负责驱动整首曲子的节奏与能量。
2. 人声采样...
Comedy Rap —— 幽默、金句与病毒式热门:这种风格如何征服互联网
Comedy Rap(喜剧说唱) 是 嘻哈 中最有趣、最大胆的子流派之一,并在 2024–2025 年迎来新一轮爆火。 在 TikTok、梗文化、短视频与网红时代,这一风格成为增长最快的潮流之一,在这里 幽默、反讽、模仿与文字游戏 都能变成真正的音乐热门。
Comedy Rap 证明:说唱不仅可以充满攻击性或社会批判——它也可以 轻松、有趣、充满创意。
什么是 Comedy Rap?
Comedy Rap 是以幽默为核心的嘻哈。 不再是犯罪故事、Battle 或严肃议题,而是笑话、荒诞段子、梗式歌词和夸张人设。
这一风格的典型元素包括:
机智的 Punchline 与文字游戏
对潮流或其他歌手的模仿、戏谑
夸张、搞笑的角色设定
带有卡通感的轻松节奏与采样
轻快、无负担的整体声音
强调娱乐效果的表演方式
Comedy Rap 是让人会心一笑的说唱,但其中许多 MC 的技巧并不逊色于传统说唱歌手。
小历史:从 80 年代到 TikTok 时代
虽然“Comedy Rap”这个词近年才流行,但其根源可追溯到嘻哈的黄金年代。
1980–1990 年代
当时已有一些带喜剧风格的说唱项目:
The Fat Boys
Biz Markie(《Just a Friend》是经典搞笑说唱)
早期的恶搞型 MC
2000 年代
Comedy Rap 更接近主流:
Weird Al Yankovic 因搞笑说唱模仿而大受欢迎
Eminem 早期的 MV 充满“黑色幽默风格”
The Lonely Island 因 SNL 爆红网络
2010–2020 年代
这一风格完全适应互联网文化:
梗说唱(meme rap)
TikTok Rap
对炫富和硬核风格的讽刺
“别...
Hardcore Continuum:英国低频音乐的演变——Jungle、Grime、Dubstep、UK Garage。历史与流派。
Hardcore Continuum 并不是单一风格,而是一条延续三十多年的音乐发展脉络,塑造了英国电子音乐的核心走向。 从 90 年代的 hardcore rave 到 jungle、garage、grime、dubstep 乃至 UK bass,这些风格都共享同一种能量、美学与文化基因。
如今,Hardcore Continuum 再度掀起热潮,音乐人和听众重新回到英国低频文化的根源。
什么是 Hardcore Continuum?
该术语由音乐评论家 Simon Reynolds 提出,用于描述英国舞曲的持续演化链条,其核心包含三大要素:
断裂(broken)节奏
深沉的 sub-bass 低频
街头能量与 DIY 文化
Hardcore Continuum 不是固定的 风格,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生态系统:每一支新分支都自然生长于前一支风格之上。
历史:从 rave 到 grime 与 dubstep
1. Hardcore rave(1991–1993)
“原始硬核”时代:快速节拍、钢琴 riff、流行采样与地下 rave 的混乱能量。
2. Jungle(1993–1996)
更黑暗、更快速、更都市化的声音: amen break、雷鬼影响与沉重低频,共同塑造东伦敦的标志声音。
3. UK Garage / 2-Step(1997–2001)
从 jungle 演化而来,更加滑动、轻盈: 切分节奏、歌声、swing groove、sub-bass——以及未来 MC 文化的崛起。
4. Grime(2001–2005)
MC 主导时代:冷冽合成器、极简、硬朗与街头诗歌。 Wiley、Dizzee Rascal、Kano 成为时代之声。
5. Dubstep(2005&nd...
Angelcore——音乐中的天界美学:正在席卷互联网的风格|Minatrix.FM 新闻
Angelcore 是一种全新、具有强烈情感与氛围感的 音乐风格,在互联网、TikTok、SoundCloud 以及年轻的 电子音乐 制作人中快速走红。它融合了梦幻、纯净与情绪表达,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声音,宛如来自天界的回响。
在 2024–2025 年间,Angelcore 从小众网络审美演变为真正的音乐流派,并形成了不断扩大的艺术家与听众群体。
什么是 Angelcore?
Angelcore 是 ambient、ethereal wave、dream pop、witch house、天使般的人声,以及 hyperpop、trance、lo-fi 等元素的融合体。
核心声音特征包括:
轻盈、“天界般”的合成器
闪烁、晶莹的琶音
天使气息的人声采样
柔和节拍(带有 dream pop / trip-hop 质感)
大量混响与空间效果
纯净、光芒、无瑕与以太等象征意象
Angelcore 的音乐让人感到漂浮、精神净化、复古神秘,同时又沉浸在现代互联网文化中。
Angelcore 的起源
虽然 “angelcore” 一词最初源自 Tumblr、Pinterest 与 TikTok 的视觉美学,但作为音乐风格,它在 2020 年代初逐渐形成。
其根源包括:
80 年代 ethereal wave(Cocteau Twins、Dead Can Dance)
ambient / dark ambient
90–00 年代 dream pop
2010 年代 witch house 场景
hyperpop 与情绪化的网络流行
在 2023–2024 年,年轻制作人开始使用天籁般的合唱、颗粒化人声、soft-trance 旋律和 cinematic pad。声音渐渐形成鲜明特...
Hardstep:Drum & Bass 中最具侵略性的子流派,Techstep、Darkstep
Hardstep 是 drum & bass 中最强硬、最具攻击性的一支子流派,而在 2025 年,它正出人意料地迎来新一轮热潮。 粗暴的律动、金属感十足的踢鼓、飞快的 break,以及掠食般的能量——这一切再次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狂欢派对、线上 DJ set 和全新的制作人发行之中。
为什么 Hardstep 会回归?又是什么让它如此独特?— Minatrix.FM 的这篇新鲜资讯带你一探究竟。
什么是 Hardstep?
Hardstep 是一种将 DnB 推向最极端、最直接形态的风格。 如果说 jungle 更加混乱、野性十足,那 Hardstep 则是它更厚重、更工业化的进化形态。
它的典型特征包括:
低频、“脏”质感的贝斯,
厚重的鼓组节奏网格(1/16 型鼓点 + 侵略性的 breaks),
尖锐的军鼓(snare),
金属质感的音色纹理,
融合了 techstep、breakbeat 与 hip-hop 的元素,
阴暗的城市氛围。
Hardstep 听起来就像90 年代大城市的地下通道——混凝土、金属与迷雾都成为节奏的一部分。
Hardstep 是如何诞生的:一段简史
这一风格成型于90 年代中期,当时英国制作人们决定让 jungle 的声音更加有条理,但同时变得更凶、更具攻击性。
它的灵感来源包括:
早期 drum & bass,
hip-hop,
Amen break 采样文化,
工业(industrial)与 techno 的元素。
以下艺人和项目起到了关键作用:
Tech Itch,
Dylan,
Dom & Roland,
Ed Rush(早期阶段),
Trace,
Sourc...
Lounge——舒适之声:这种风格如何再度走红 | Minatrix.FM 新闻
Lounge 是一种非常擅长做一件事的风格:营造氛围。那种平静、柔和、温暖的感觉——仿佛你正坐在一间温馨的咖啡馆、奢华的 lounge 酒吧,或者在家里壁炉旁,手边有一杯咖啡。
好消息是:在 2025 年,Lounge 正在经历一波强劲的回潮。它重新回到歌单、酒店大堂、放松类直播流,甚至重返俱乐部文化,不过是以一种更新、更现代的形态出现。
什么是 Lounge?
Lounge 是一种轻盈电子与器乐音乐的方向,专门为 休息、放松和营造舒适背景氛围 而创作。
这个流派吸收了多种元素:
downtempo,
jazz,
chillout,
bossanova,
ambient,
easy listening,
smooth funk。
这种音乐听起来柔和、不打扰人,但又极具氛围感:温暖的键盘、丝绒般的低音、轻巧的打击乐、舒适的电子音色,再加上现场元素——萨克斯、吉他、钢琴、长笛等。
一点历史:从酒店到全球榜单
Lounge 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60 年代,当时在酒店、大堂、酒吧和餐厅里,会播放 “easy listening”——专门用于营造平静背景的音乐。
后来,这一风格逐渐演变:
1990 年代 —— Lounge 成为俱乐部 chillout 文化的一部分(Café del Mar、Hôtel Costes、Buddha Bar)。
2000 年代 —— 这个风格在全球合辑中全面爆发:Air、Thievery Corporation、Kruder & Dorfmeister、Lemongrass、Jazzanova 等。
202...
Space Disco:2020 年代的流派复兴、新晋艺人和宇宙感音色
Space Disco——这种在 70 年代末就把听众“送上太空”、却不需要火箭的风格,如今正迎来真正的复兴。迪斯科节奏、合成器、复古未来主义以及科幻美学,再次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制作人、DJ 和电子音乐爱好者的目光。
如果你一直以为宇宙迪斯科早已被封存在黑胶时代,那么过去十年清楚地证明:Space Disco 正在以全新的光辉回归。
什么是 Space Disco?
Space Disco 是一种源自迪斯科与早期合成器音乐的子风格,其灵感来自:
科幻作品,
太空任务,
复古未来主义意象,
合成器与模拟音色的审美。
风格的典型元素包括:
“绕轨”般的合成器旋律线,
vocoder 处理的人声,
鼓机,
“宇宙感”的音效 FX,
流畅又适合跳舞的节奏,
仿佛出自 80 年代科幻电影的旋律。
Space Disco 听起来就像是专门为“在星辰之间起舞”而创作的音乐。
一点历史:一切是如何开始的
Space Disco 诞生于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欧洲,当时整个文化世界正经历一股“太空热”:《星球大战》《2001 太空漫游》、登月计划以及各类科幻剧集,引发了新一轮想象力浪潮。
这一风格的声音由以下音乐人和制作人共同塑造:
Giorgio Moroder,
Cerrone,
Space,
Meco,
Sylvester(部分作品),
以及大量使用 Moog、Prophet、Roland 等合成器进行实验的欧洲制作人。
随着首批鼓机出现,这一风格的声音变得真正“未来感十足”,并迅速在欧美俱乐部中传播开来。
为什么 Space Disco 会在...
Broken Beat:碎裂节奏为何回归并再次成为热门
Broken Beat —— 这个曾长期被视为爵士融合乐迷和伦敦地下圈「私藏」的风格,如今突然再次回到聚光灯下。它标志性的破碎节奏、充满生命力的律动,以及温暖的灵魂乐能量,又一次在音乐节、俱乐部和那些昨天还默默无闻、今天突然冒头的新晋艺人的作品中响起。
这个流派为什么会回归——又是什么让它在当下显得如此「对味」?在这篇 Minatrix.FM 的最新新闻中,我们来细说其中缘由。
什么是 Broken Beat,它为什么听起来这么特别?
Broken Beat 是一种刻意把节奏「打乱、打碎」的音乐: 大鼓被推到「看起来不对」的拍点上,踩镲抖动游移,军鼓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位置落下——这些元素一起,造就了一种鲜活、自然又充满即兴感的听感。
这个风格融合了:
爵士,
放克,
灵魂乐,
broken rhythms(破碎节奏),
早期 house 与 garage,
现场乐器,
深沉有力的贝斯声线。
可以说,这是一种「有灵魂的电子音乐」,而这正是当下许多听众最渴望的东西。
一点历史:West London 是如何掀起这场小小革命的
Broken Beat 诞生于1990 年代末的伦敦西区(West London)。 当时,UK garage 和 drum & bass 正在席卷舞池,而一小群音乐人却决定不按套路出牌。
这个流派的传奇人物包括:
Bugz in the Attic,
4hero,
Kaidi Tatham,
IG Culture,
Mark de Clive-Lowe。
他们在家中举办 jam session,在小工作室里灌录唱片,拿各种鼓机做节奏实验——那些律动几乎不可能在标准鼓机的「格子」里被完整复刻。 就这样,一种后来被称作 broken beat 的风...
Illbient — 黑暗实验 Dub-Ambient:历史、声音与艺人
Illbient 是最神秘、也最被低估的 电子音乐流派 之一。阴暗、工业化、充满混乱,它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诞生于纽约,在前卫制作人圈子里一度成为“邪典”式风格,如今正迎来新一轮复兴。 它的声音融合了城市噪音、嘻哈节拍、氛围音乐与实验质感。这是关于废墟城市、夜色街道、工业美学和抽象情绪的音乐。
什么是 Illbient?
Illbient 是 氛围音乐(ambient)、dub、嘻哈、噪音音乐(noise) 与后工业音色的混合体。 名称来源于俚语 «ill»(阴暗、怪异、“病态”)+ ambient。
这种风格营造出一种氛围:
浓密的声音迷雾,
缓慢的 trip-hop / dub 律动,
充满噪点的循环(loops),
破碎而带有城市质感的采样,
glitch 效果与颗粒化声块,
电影般的黑暗感。
Illbient 就像是一部为夜晚巨型都市、赛博朋克走廊,以及与城市独处时内心独白而写的配乐。
风格的起源与历史
这种风格诞生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的纽约。其创作者们的灵感来自:
实验性嘻哈,
工业风 dub,
末日题材电影,
噪音表演(noise performance),
布鲁克林的地下艺术场景。
被视为主要奠基者的有:
DJ Spooky(Paul D. Miller),
Sub Dub,
We™(DJ Olive、Once11、Lloop)。
他们将纽约的城市噪音、模拟循环、dub 低音与嘻哈 break 节奏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带有“病态”、不断变异美学的新型氛围音乐。
90 年代末,这一风格在艺术圈成为“邪典”,但由于过于实验,一直停留在小众范围。然...
Brostep:历史、与 Dubstep 的区别、攻击性、音乐节音色及风格回归
Brostep 正在全球电子音乐舞台上再次升温 —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猛烈、更吵、更具攻击性。 这个曾经被视为 Dubstep「终极硬核版本」的风格,如今凭借新鲜的发行作品、音乐节现场以及「美国低音学派」的复兴,迎来了新一轮的人气浪潮。
什么是 Brostep?
Brostep 是 Dubstep 的一个子流派,重点突出:
极度夸张的低音线,
锐利的数字合成器音色,
撕裂感十足的 Drops,
强力的金属质感 Growl 效果,
以及厚重、密集的 EDM 能量。
如果说传统 UK Dubstep 偏向黑暗、氛围感与极简主义,那么 Brostep 就是为大型音乐节舞台而生的 纯粹声波攻击。
风格历史
尽管 Dubstep 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伦敦及英国地下场景,但Brostep 实际上是在 2000 年代末的美国逐渐成型的。它非常强调 EDM 文化、夸张直给的视觉风格,以及被“填满到极致”的声音密度。
这种风格之所以走红,是因为有一批艺人把沉重的 Bass 带进了更大众的视野,例如:
极具冲击力的音乐节舞台演出,
病毒式传播的 Remix,
受 Drum & Bass 和其他电子风格启发的重型合成器设计。
在 2010 年代中期短暂降温之后,这一风格以全新形态回归,与 riddim、Dubstep 2.0、Hybrid Trap 以及新一代 Bass Music 不断融合。
当代 Brostep 的声音特征
如今的 Brostep 通常融合了:
数字化 Growl 低音,
机械感十足的「机器人」合成器,
酸性锯齿波音色,
强劲有力的鼓组节奏,
赛博朋克式美学,
以及近乎电影配乐级别的侵略感。
节奏通常在 140 BPM 左右,但编曲结构几乎总是围绕着夸张的铺垫(buil...
Full-On — 迷幻能量的巅峰 | Minatrix.FM
Full-On — 是 psytrance(迷幻 Trance) 中最具爆发力的子流派之一,在这里强劲的 rolling 低音、高速节奏(通常为 140–148 BPM)、明亮的旋律与电影感十足的氛围完美融合。这是属于清晨舞池和露天音乐节的音乐:声场厚重、鼓组清晰利落,并一直带来持续不断的“腾空感”。
什么是 Full-On(简要版)
Full-On 是一种更偏舞池、更旋律化、在高频部分更“柔和/蓬松”的 psytrance 形态。它继承了 Goa trance 的迷幻气质,但以更有能量、更具冲劲、更加“聚焦”的方式呈现:有弹性的 1/16 滚动低音、干脆的 4/4 大鼓、阶梯式琶音、酸性(acid)lead、充满张力的 break 和极具冲击力的 drop。
核心特征:
速度 140–148 BPM,在某些「twilight」set 中会到 148–150 BPM。
Rolling 低音(1/16)+ 干爽的 4/4 kick,紧致压缩和侧链处理。
富有旋律性的 lead 段落与和弦层叠,酸性 arpeggio,「银河系」风格的 FX。
清晰的编曲结构:Intro → Build-up → Drop → Mid-break → Final Drop。
常见主题:宇宙、科技、萨满仪式、「清晨」舞池的狂喜时刻。
历史与发展
1990 年代末 — 2000 年代初。 在后 Goa 场景的浪潮之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更厚实、更易于把握节奏的声音。以色列的厂牌与制作人确立了这一风格的“标准语法”;这一流派迅速登上各大音乐节的主舞台。
黄金时代。 带有「阳光」旋律...
Detroit Techno:Juan Atkins、Derrick May、Kevin Saunderson —— Techno 音乐的基石
Detroit Techno — 真正 Techno 的历史源头尽在 Minatrix.FM
Detroit Techno 不仅仅是一个流派。它是整个 Techno 文化的历史源泉——工业之城的机械脉搏化为艺术的那一刻。 诞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Detroit Techno 成为现代 电子音乐 的基石——从俱乐部 Techno、House,到更具未来感的 Electro 与 Minimal 等分支。
什么是 Detroit Techno
Detroit Techno 是 Techno 的原初形态,融合了:
机械化的律动与极简主义;
深沉的低音线、工业噪声与合成旋律;
面向未来的世界观以及借科技追寻乌托邦的冲动。
这是一种同时具备工厂心跳与未来之梦的音乐。你能听见机床的敲击,也能感到工程师对新纪元的希望。Detroit Techno 出自那些亲历城市经济衰退、却在声音中寻找救赎的人们之手。
流派史:从 Belleville Three 到全球认可
Detroit Techno 诞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源自底特律郊区贝尔维尔的三位学生——Juan Atkins、Kevin Saunderson 与 Derrick May,合称 Belleville Three。 他们受 欧洲 Synthpop(Kraftwerk、Giorgio Moroder、Depeche Mode)、Funk 与 Soul,以及 芝加哥、纽约电台 DJ 声音的启发。
Juan Atkins 发起 Cybotron 计划,把冰冷的合成器机械性与科幻哲思融合——由此奠定了最初的 Techno。
Derrick May 将该流派形容为 &ldq...
Spacesynth —— 音乐、曲风、艺人。收听并下载 Spacesynth MP3
Spacesynth 是一種誕生於 1980 年代的 電子音樂風格,位於 Italo Disco、Synthpop 與 Space Music 的交匯點。 它以閃耀的琶音、溫暖的類比合成器與綿延不絕的旋律,承載人類對星辰、未來與科技的幻想。
起源與靈感
Spacesynth 於 1980 年代中期在歐洲興起——那是 VHS 科幻影片、雷射燈光秀與家用合成器剛剛普及的年代。 受宇宙美學以及 Jean-Michel Jarre、Vangelis 等電子聲景啟發,Raymond Donnez (Don Ray)、Laserdance、Koto、Cyber People、Hypnosis 和 Proxyon 等製作人開始創作充滿太空奧德賽氣息的器樂作品。
這個風格可視為 Italo Disco 的自然延伸——去除了大部分人聲,更專注於合成器節奏與宇宙主題。
風格塑造
不同於重點在舞池的 Italo,Spacesynth 更接近電影配樂——擁有篇幅較長的器樂段落、無盡旅程的氛圍,以及標誌性的 「space arpeggio」:高速反覆的音符,營造出飛行的錯覺。
主要聲音特徵:
速度: 110–125 BPM
鼓組: 電子鼓機(Roland TR-808、LinnDrum)
貝斯: 由音序器驅動的正弦波或方波低頻
合成器: Roland Jupiter、Juno、Korg Polysix、Yamaha DX7
旋律: 抒情、夢幻,多為小調走向
效果: 延遲、移相(phaser)、太空殘響
經典藝人與代表項目
Laserdance — 公認的先驅與標竿,專輯 Future Generation (1987) 被視為 Spacesynth 的經典範本。
Kot...
Britpop:历史、“四大天团”(Oasis、Blur、Pulp、Suede)与 90 年代最佳专辑
Britpop 不仅是一个音乐流派,更是一个塑造了 1990 年代英国音乐面貌的文化现象。 它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英国再度以音乐强国的姿态登场——充满吉他动力、机智歌词与青春气息的声音。
起源与背景
在 1990 年代初期,英国乐坛深受美国 Grunge 的影响(Nirvana、Pearl Jam)。 在这一背景下,一股全新的力量开始抬头——它强调英国本土身份、英式幽默与日常生活细节。
受 The Beatles、The Kinks、The Smiths 和 David Bowie 的启发,新一代乐队创造出一种更贴近本国听众的声音——旋律鲜明、通俗易懂,同时充满社会观察与讽刺意味。
代表性 Britpop 乐队
Oasis
来自曼彻斯特的兄弟组合 Liam 与 Noel Gallagher,将 Britpop 推向全民运动的高度。 Wonderwall、Don’t Look Back in Anger、Live Forever 等歌曲成为整整一代人的青春颂歌。
Blur
Oasis 的知识派对位。 Damon Albarn 与乐队打造出带有讽刺感、城市气息与多元风格的伦敦版 Britpop。专辑 Parklife(1994)被视为 Britpop 经典之作。
Pulp
Jarvis Cocker 将 Britpop 变成细腻社会观察的艺术。 Common People 与 Disco 2000 既辛辣讽刺,又极其人性化与真实。
Suede
充满魅惑、性张力与都市氛围的美学风格。 他们同名首张专辑(1993)成为整个运动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The Verve
以更诗意、更忧郁的视角诠释 Britpop。Bitter Sweet Symphony 是关于自我认知的赞歌,也是 90 年代最具标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