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atrix.FM

娱乐圈新闻 | 页面: 2

Digital Hardcore 抗议与数字狂怒的音乐

Digital Hardcore  抗议与数字狂怒的音乐Digital Hardcore(数字硬核) —— 是一种极端的电子音乐风格,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融合了强硬的电子音色、硬核朋克和工业元素,逐渐发展成一种具有攻击性和抗议精神的音乐风格。 起源与历史 Digital Hardcore 的根源 可以追溯到90年代初的柏林音乐场景。 核心人物是音乐家 Alec Empire,他创立了乐队 Atari Teenage Riot 和唱片公司 Digital Hardcore Recordings (DHR)。 这一流派的诞生是对电子音乐商业化的反应,也是对反法西斯和反体制情绪的表达。 声音与特点 速度与攻击性:BPM 通常高于180,节奏沉重且“断裂”。 乐器:鼓机、失真吉他、采样、合成器。 人声:吼叫、尖叫、口号 —— 常伴随政治诉求。 风格:融合 硬核朋克、断拍、噪音、工业。 艺术家与厂牌 Atari Teenage Riot —— 该流派的旗手,他们的演出常常如同街头抗议。 Alec Empire —— 场景领袖,DHR 创始人。 EC8OR、Shizuo、Cobra Killer —— 其他活跃于 DHR 的艺人。 该流派对 Nine Inch Nails、The Prodigy 甚至部分金属乐队都产生了影响。 影响与遗产 Digital Hardcore 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种 抗议的意识形态 —— 包含无政府主义和反法西斯的信息。 在90年代末,该流派达到了人气顶峰,但由于过于激进而依旧停留在地下。 如今,Digital Hardcore 的元素依然可以在 breakcore、n...

了解更多

Glitch — 数字错误变成艺术的音乐

Glitch — 数字错误变成艺术的音乐在电子音乐的世界里,早已不存在噪音与旋律之间的界限。那些在 90 年代初还被视为「错误声音」的元素,如今已成为一种完整的音乐流派。这就是 Glitch —— 一种将数字故障与失真转化为艺术工具的音乐风格。 Glitch 的起源 该流派的名字来源于英文单词 glitch,意思是「故障」或「错误」。在 1990 年代初期,实验音乐圈的艺术家们首次尝试这种方法,他们受到计算机伪影、CD 播放器的噪声、磁带损坏的杂音以及早期软件合成器数字故障的启发。 德国厂牌 Mille Plateaux 是最早将该风格系统化的厂牌之一。1999 年,他们发行了合辑 Clicks & Cuts,其中的噪点、断裂与「损坏」片段成为音乐作品的核心。这也成为了 Glitch 的宣言。 声音特点 Glitch 的最大特征是使用「错误」的声音: 数字噪点与断裂; 采样的结巴效果(stutter effect); 被破坏或失真的音频文件; 噪音与数字过载。 音乐人会故意扭曲素材:减速、切割、叠加噪音,把偶然性变成一种美学。Glitch 可以与 IDM、ambient 甚至 techno 融合,但始终保持核心特征 —— 不可预测性。 先驱与代表人物 Oval —— 德国乐队,他们的早期专辑奠定了该流派的基础。 Alva Noto —— 极简与数字噪音大师,Raster-Noton 的代表人物之一。 Autechre 和 Aphex Twin —— IDM 代表艺术家,大量使用了 Glitch 元素。 Fennesz 与 池田亮司 (Ryoji Ikeda) —— 在音乐与当代艺术交汇处探索声音结构。 当代 Glitch 如今,Glitch 不仅活跃于实验...

了解更多

Drill & Bass —— IDM中的混乱与速度

Drill & Bass —— IDM中的混乱与速度Drill & Bass —— 是一种电子音乐的子流派,诞生于 1990 年代中期,作为 drum and bass 的实验性分支。它的特点是过于复杂的节奏、“破碎”的鼓点模式以及混乱的曲目结构。本质上,这是对 drum and bass 的一种讽刺性但又天才般的先锋式再诠释。 起源 该流派起源于英国的 IDM(Intelligent Dance Music,智能舞曲) 运动。 被认为创始人的是 Aphex Twin(1996 年的专辑 Richard D. James Album),在其中他通过急剧加速、切割采样和 glitch 效果将传统 drum and bass 推向荒诞。 随后,该风格由 Squarepusher、µ-Ziq 和 Venetian Snares 继续发展。 声音特征 节奏:极其快速且“破碎”的鼓点,频繁的速度变化。 低音:深沉的低音线,源自 drum and bass,但常常被扭曲或变形。 结构:混乱,有时几乎无调性,伴随意想不到的过渡。 音色:攻击性与荒诞的混合,有时带有讽刺意味。 代表艺术家与作品 Aphex Twin —— Come to Daddy, Richard D. James Album。 Squarepusher —— Feed Me Weird Things (1996)。 µ-Ziq(Mike Paradinas)—— 该流派的先驱之一,厂牌 Planet Mu 的创始人。 Venetian Snares —— 后期代表人物,以极端的节奏和复杂的结构闻名。 影响与遗产 D...

了解更多

Chiptune — 8位音乐及其历史

Chiptune — 8位音乐及其历史Chiptune(或 8 位音乐)是一种电子音乐流派,基于旧游戏机和计算机的声音芯片。其独特的「像素化」声音成为街机、任天堂、世嘉和 Commodore 时代的象征。如今,Chiptune 既以原始形式存在,也以现代混音和现场表演的形式出现。 历史 1970–80 年代:最早的声音芯片(如 Commodore 64 的 SID、Sega 的 PSG、NES 的 Ricoh 2A03)将音乐限制在 3–4 个声道和简单的波形上。 游戏作曲家如 近藤浩治(Super Mario Bros., The Legend of Zelda)和 Rob Hubbard(Commodore 64 游戏)让这些芯片的音乐成为经典。 在 1990 年代,Chiptune 在 演示场景 中发展 —— 一个程序员和音乐人直接用代码创作音乐的社区。 声音特征 简单波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和噪声。 有限声道:通常为 3–4 条音轨同时播放。 Lo-fi 音效:具有典型的「数字粗糙感」,让人联想到旧游戏音乐。 旋律性:由于限制,作曲家更注重令人难忘的旋律。 现代发展 在 2000 年代,出现了 Micromusic 运动,将那些使用 Game Boy(通过 LSDJ 程序)或芯片模拟器创作音乐的音乐人聚集在一起。 Chiptune 成为 bitpop 和 独立音乐 的一部分:如 Anamanaguchi 等乐队将 8 位声音与现场乐器结合。 Chiptune 元素广泛应用于 EDM、synthwave 甚至流行音乐中。 影响 Chiptune 对 游戏文化 产生了巨大影响,催生了 8 位怀旧风。 它的元素至今仍出现在原声音乐中(例如 Scott Pilgrim vs. The Wor...

了解更多

t.A.T.u. 回归 传奇二人组再次携手

t.A.T.u. 回归  传奇二人组再次携手“一切与万物——都在我们的眼中,并超越于此。前方有许多新的与令人兴奋的事物。走吧!” —— 尤利娅·沃尔科娃与叶莲娜·卡季娜这样宣布了传奇二人组 t.A.T.u. 的重组。 对全球数百万粉丝来说,这一刻如同回到青春:2000 年代那股叛逆能量再次复活,但如今以一种更加成熟而深刻的形式呈现。 “我们不是重新开始——我们在继续” 据尤利娅所言,这并不是“第二次呼吸”,而是故事的自然延续: “没有必要重新开始。我们只是继续。二十年前存在于我们体内的同样力量与情感依然活着,但现在我们知道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将其注入音乐——更深刻、更强烈、更真诚。” 叶莲娜补充说: “我们一直知道,t.A.T.u. 不仅仅是一个项目。它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如果粉丝们至今仍在等待并聆听我们的歌曲,这意味着我们今天依然有话要对他们说。” 迈向未来的第一步——一场象征性的演唱会 2025 年夏天,这对组合在多年分开后首次登上舞台。演唱会吸引了数千名观众,并证明了:All The Things She Said、Not Gonna Get Us 和 Я сошла с ума 等歌曲依然充满力量。全场合唱,仿佛回到了 2000 年代初,而新的听众则首次感受到了那种“电击般”的震撼效果——正是它让乐队被世人喜爱。 但这只是开始。两位艺术家确认她们正在创作新作品——这意味着未来不仅有怀旧,更有可能再次冲击全球榜单的新曲。 有趣的细节 纪录片项目。 组合正在考虑推出一部关于...

了解更多

Italo Disco — 流派历史、最佳金曲与代表艺人

Italo Disco — 流派历史、最佳金曲与代表艺人Italo Disco — 是一种在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意大利的迪斯科和合成流行音乐风格,并成为欧洲舞曲场景的主要象征之一。明亮的合成器、浪漫的旋律、戏剧性的演唱和舞动的节奏使这种风格直到今天仍然具有传奇色彩。 历史 起源:该流派大约在1982年出现在意大利,当地制作人开始使用合成器和鼓机录制迪斯科曲目。 “Italo Disco”这一名称由德国唱片公司 Zyx Records 引入,该公司于1983年开始发行意大利迪斯科音乐合集。 这种音乐很快不仅在意大利流行起来,还传播到德国、西班牙、瑞士和苏联(在80年代的迪斯科舞厅里,Italo Disco 被广泛播放)。 声音特点 合成器:明亮的旋律和低音线。 鼓机:节奏清晰、直接,易于跳舞。 演唱:通常使用带有口音的英语,有时歌手会为西方市场使用化名。 氛围:浪漫、梦幻,有时带有戏剧性。 代表艺人 Gazebo — 热门单曲 I Like Chopin。 Savage — Don’t Cry Tonight。 Ken Laszlo — Hey Hey Guy。 Scotch、Radiorama、Fancy、Silver Pozzoli。 Baltimora 的歌曲 Tarzan Boy,成为国际超级热门歌曲。 影响与传承 Italo Disco 对 Eurodisco、Hi-NRG,甚至 1990 年代的 Eurodance 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种风格被认为是 Synthwave 和现代复古浪潮风格的先驱。 今天,这一流派正在复兴:欧洲举办 Italo Disco Revival 音乐节,年轻制作人也在创作具有80年代风格的新曲目。 Italo Disco &m...

了解更多

Ambient Breaks 一种融合了氛围音乐与断拍节奏的风格

Ambient Breaks 一种融合了氛围音乐与断拍节奏的风格Ambient Breaks 是电子音乐的一个子流派,它将氛围音乐的冥想式、空间化音色与 breakbeat 的节奏模式相结合。这个风格出现在 1990 年代,当时 DJ 和制作人开始尝试将流畅的音景与不规则的鼓点相融合。 历史与发展 Ambient Breaks 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布莱恩·伊诺的氛围音乐以及早期锐舞场景中的 breakbeat。 在 1990 年代,这种风格在发行 downtempo、trip-hop 和早期 chillout 的唱片公司中迅速发展。 Ambient Breaks 经常被用作锐舞派对后的音乐、lounge 区以及 chillout 房间的背景音乐。 声音特征 氛围:绵长的氛围合成器音色(pads)和柔和的合成器层次。 节拍:中速的 breakbeat(通常为 90–120 BPM),有时融入 downtempo 和 trip-hop 元素。 音色调色板:深沉的低音、混响、回声、声学采样。 效果:放松但有节奏的音乐,非常适合作为背景聆听。 艺术家与作品 The Future Sound of London —— 他们的专辑 Lifeforms 和 ISDN 中包含了带有 Ambient Breaks 元素的曲目。 Orbital 和 The Orb 也尝试将氛围音色与 breakbeat 节奏相结合。 在 2000 年代初,许多专注于 downtempo 和 chillout 的唱片公司(如 Ninja Tune)发行了这种风格的作品。 影响与遗产 Ambient Breaks 成为了后来风格的前身和基础,例如 psybient、downtempo breaks、chillout breaks。 如今,这种风格的元素可以在 progre...

了解更多

Berlin School —— 来自德国的电子音乐流派

Berlin School —— 来自德国的电子音乐流派Berlin School —— 这是在 1960 年代末至 1970 年代初于西德兴起的一种电子音乐流派。该风格对整个电子乐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成为氛围音乐(Ambient)、合成波(Synthwave)、新世纪音乐(New Age)甚至现代 Techno 的基础。 起源历史 Berlin School 出现于德国实验摇滚 Krautrock 盛行的时期。 主要代表人物有 Klaus Schulze、Tangerine Dream 和 Ash Ra Tempel,他们积极使用合成器、音序器和电子设备取代传统吉他主导。 模拟合成器 Moog、ARP 以及音序器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音乐能够创造出循环的节奏结构。 声音与特点 音序与模式:不断循环并逐渐变化的节奏结构。 氛围与空间感:冗长、冥想般的作品,营造出宇宙般的氛围。 即兴演奏:艺术家经常进行现场表演,每个版本都可能不同。 曲目长度:一首作品往往长达 20–40 分钟,将听众带入沉浸状态。 代表艺术家 Tangerine Dream —— 最知名的代表之一,不仅影响摇滚,也深刻影响了电影配乐。 Klaus Schulze —— Tangerine Dream 前成员,其个人作品成为 Berlin School 的典范。 Manuel Göttsching (Ash Ra Tempel) —— 以吉他与电子即兴而著称。 其他代表人物:Edgar Froese、Christopher Franke、Johannes Schmoelling。 对音乐的影响 Berlin School 被认为是 Ambient 和 Space Music 的先驱。 为...

了解更多

2 Step(UK Garage)—— 流派历史、特点与艺人

2 Step(UK Garage)—— 流派历史、特点与艺人2 Step(或 2-Step Garage)是英国车库舞曲(UK Garage)的一个子流派,起源于 1990 年代末的英国。它的特点是偏移的“断裂”节奏,没有在每一拍上都使用标准低音鼓,而是大量运用切分节奏模式。这种特点赋予了音乐“漂浮”的感觉,使其区别于经典的浩室和车库风格。 出现历史 根源可追溯到 90 年代中期的 UK Garage,而 UK Garage 本身则发展自美国车库浩室和丛林(Jungle)。 最早的双步节奏实验出现在制作人 Dem 2、Artful Dodger、Groove Chronicles 的作品中。 流行高峰出现在 1990 年代末至 2000 年代初,当时 2 Step 在全英国的排行榜和俱乐部中流行。 声音特点 断裂节奏:底鼓(kick)不在每一拍上出现,而是以偏移位置进入。 深沉的次低音和紧凑的律动。 人声部分(通常为女性灵魂嗓音)赋予音乐更多情感。 大量运用 R&B 和丛林(Jungle)元素。 知名艺人和曲目 Artful Dodger feat. Craig David – Re-Rewind(1999)—— 该流派的代表性颂歌之一。 MJ Cole、Wookie、Sunship、Shanks & Bigfoot —— 2 Step 的先锋人物,将这种风格带入电台与排行榜。 该流派对现代音乐舞台产生了影响 —— 从 Dubstep(Skream、Benga、Burial 的早期作品)到 Future Garage。 有趣的事实 凭借轻盈和人声特色,2 Step 在 2000 年代常常打入英国流行榜。 该流派被认为是 Dubs...

了解更多

Acid Trance — 流派历史、特点与知名艺术家

Acid Trance — 流派历史、特点与知名艺术家Acid Trance(酸性恍惚)是一种在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的恍惚(Trance)子流派,融合了酸性浩室(acid house)与经典恍惚的元素。其特点是使用标志性的合成器 Roland TB-303 产生的“酸性”音色(带共振滤波和滑音效果),同时保留了恍惚音乐的结构:逐步递进的铺陈、催眠式旋律、长篇桥段和情绪化的氛围。 声音特征: TB-303:“嗡鸣感”与“酸性”低音律动。 速度(BPM):通常在 130–150 之间。 氛围:迷幻、催眠,有时比 acid house 更富旋律性。 结构:平滑过渡,曲长通常为 6–12 分钟,旨在创造沉浸式体验。 历史: 20世纪90年代初诞生于欧洲,尤其是在比利时、德国和英国。 与 hard trance 和 psytrance 同时发展,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 到了90年代末,acid trance 的流行度逐渐下降,但其元素仍被广泛运用于其他电子音乐风格中。 代表性艺术家与曲目: Union Jack — Two Full Moons and a Trout Art of Trance — Madagascar Hardfloor — Acperience Kai Tracid — Liquid Skies Solar Quest — Acid Air Raid 趣闻: Acid Trance 常被视为 psytrance 的“迷幻前身”。 如今,它正迎来复兴:许多制作人重新使用经典的 TB-303,将其融入现代 techno 与 trance 的创作中。 ...

了解更多

Acid Techno——该流派的历史、音色与文化

Acid Techno——该流派的历史、音色与文化Acid Techno(酸性科技舞曲)是一种在1990年代初诞生于英国的Techno(科技舞曲)子流派,被视为 Acid House(酸性浩室)的自然延伸。它最具标志性的特点是使用了传奇合成器 Roland TB-303,该乐器能够创造出独特的“酸性”失真低音线,成为这一风格的标志性声音。 Acid Techno 的历史 Acid Techno 的根源可追溯至1980年代末,当时芝加哥和伦敦的 House 与 Techno 场景蓬勃发展。Acid House 已因其催眠般的低音线而广受欢迎,英国音乐人开始为其注入更强硬、更工业化的音色。 在1990年代初期,Acid Techno 在伦敦的地下俱乐部和非法派对(Raves)中迅速流行起来。 该风格的早期先驱包括来自德国的 Hardfloor,以及英国的 Chris Liberator、D.A.V.E. the Drummer 和 Carl Cox,他们都广泛使用 TB-303 合成器。 声音特征与风格 TB-303 是核心音源:其滑动(Slide)与共振滤波器创造出典型的“酸性”低音效果。 坚持使用 4/4 拍 的节奏结构,结合高密度和强劲律动,保持 Techno 的传统。 常用 失真(Distortion)、滤波(Filters) 与 延迟(Delay) 效果,使音乐更具侵略性与能量感。 节奏通常在 130–150 BPM 之间,非常适合舞池和 Rave 派对。 影响与事实 Acid Techno 为更重型的风格(如 Hard Techno 与 Schranz)奠定了基础。 在1990年代,该风格成为英国 Rave 文化和 Free Party 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Liberator DJs 等团体在推广这一声音中发挥了...

了解更多

Chillwave —— 复古浪潮与数字梦境的音乐

Chillwave —— 复古浪潮与数字梦境的音乐在电子音乐的世界中,经常会诞生一些全新的流派,它们不仅创造出全新的声音,还塑造出独特的氛围、情绪和意象。其中之一便是 Chillwave —— 这一风格自 2000 年代末以来,已成为一整代听众心中的“崇拜性”音乐类型。 什么是 Chillwave? Chillwave 是电子音乐的一个子流派,它融合了梦幻般的旋律、复古合成器、富有层次感的混响效果以及充满 80 至 90 年代初美学气息的采样。它的核心情感是 怀旧与放松。因此,许多人将 Chillwave 形容为“夏日傍晚的配乐,童年记忆的回响,或通往梦境的音乐”。 这种风格的音乐常常听起来仿佛透过老式磁带或 VHS 播放机播放——略带模糊、柔和,并散发出复古的浪漫气息。 流派的起源与发展 “Chillwave” 一词最早出现在 2000 年代末的博客中,最初带有几分戏谑意味,用来指代“放松的音乐”。然而,这一风格很快在互联网上走红,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音乐类型。 被公认为 Chillwave 先驱的艺术家包括: Washed Out(真名 Ernest Greene)—— 他的作品 Feel It All Around 被视为该流派的代表性颂歌; Neon Indian(Alan Palomo),以其色彩鲜明、充满迷幻感的作品奠定了风格特征; Toro y Moi(Chaz Bundick),将 chillwave 与放克(funk)和灵魂(soul)元素融合。 Chillwave 的巅峰期出现在 2009 至 2012 年间。当时的博客、YouTube 和音乐平台充满了氛围感十足的复古音色与怀旧风格封面。 声音特征 Chillwave 的特...

了解更多

Neo-Soul —— 流派的历史、趣闻与代表艺人

Neo-Soul —— 流派的历史、趣闻与代表艺人Neo-Soul(新灵魂乐)是一种音乐风格,诞生于 1990 年代末期,源于音乐人希望将 灵魂乐、爵士、放克(Funk)与 R&B 的传统,与现代声音相融合的愿望。它以深刻的歌词、现场乐器演奏以及温暖柔和的氛围为特征,与商业化的主流 R&B 形成鲜明对比。 历史与起源 “Neo-Soul” 一词最早在 1990 年代中期开始广泛使用,得益于制作人兼音乐家 Kedar Massenburg(曾与 D’Angelo、Erykah Badu 合作)的推广。该风格成为那些希望保留“现场感”与音乐深度、并让其适应新一代听众的艺术家的创作平台。 被视为先驱的有 D’Angelo,其专辑 Brown Sugar(1995)开创先河;以及 Erykah Badu,她的音乐融合了爵士即兴、嘻哈与灵魂乐。随后,Lauryn Hill、Maxwell、Jill Scott 与 Musiq Soulchild 等艺术家陆续加入这一潮流。 风格特征 温暖的模拟音质,常带有复古录音的质感。 深刻而富有哲理或社会主题的个人化歌词。 融合性强:结合爵士、放克、嘻哈与节奏蓝调(R&B)。 追求“真实音乐”的氛围,与“工厂化流行乐”相对立。 趣闻与影响 Neo-Soul 常被称为“21 世纪的灵魂”。 该流派深受 爵士和声 与即兴演奏的影响。 许多 Neo-Soul 艺术家拒绝过度商业化,偏好俱乐部演出与现场表演。 Erykah Badu – Baduizm(1997)专辑被视为该流派的代表作之一。 当代发展 如今,Neo-Soul 依然在不断发展。它的影响可在 Adele、Anderson ...

了解更多

Alternative Rock —— 历史、艺人与趣闻

Alternative Rock —— 历史、艺人与趣闻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 是现代音乐中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它诞生于 1970 年代末至 1980 年代初,作为对主流摇滚既定传统的反叛与回应。其特点是实验性、跨风格融合以及对独立个性的追求。 风格历史 另类摇滚 的根源可追溯至后朋克(Post-Punk)与独立音乐场景(Indie)。最初的乐队往往在商业体系之外创作与发行音乐,选择在小型独立厂牌上发布作品。R.E.M.、The Cure、Sonic Youth 和 Pixies 等乐队在定义与推动这一风格的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真正的突破出现在 1990 年代初,随着垃圾摇滚(Grunge)的兴起——这一另类摇滚的子流派因 Nirvana、Soundgarden、Pearl Jam 与 Alice in Chains 的成功而声名大噪。正是在这一时期,另类摇滚首次成为主流。 声音特征 另类摇滚并没有严格统一的规范,它更像是多个子风格的集合: 垃圾摇滚(Grunge) —— 阴暗、粗粝的吉他音色。 英伦流行(Britpop) —— 代表:Oasis、Blur、早期 Radiohead。 后垃圾摇滚(Post-Grunge) —— 代表:Foo Fighters、Nickelback。 独立摇滚(Indie Rock) —— 代表:Arctic Monkeys、The Strokes。 其核心精神在于独立创作与突破常规,不受传统摇滚束缚。 代表艺人与经典专辑 Nirvana – Nevermind (1991) —— 永远改变摇滚历史的专辑。 Radiohead – OK Computer (1997) ...

了解更多

Dancehall:牙买加音乐风格的历史、代表艺人及其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Dancehall:牙买加音乐风格的历史、代表艺人及其对世界音乐的影响Dancehall 不仅是一种音乐风格,更是一种文化。它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诞生在牙买加,其独特的节奏、舞蹈和演唱方式影响了数十种现代音乐流派,并成为众多全球热门歌曲的基础。 风格起源 Dancehall 的根源源自 雷鬼(Reggae)。与偏向轻松和哲理性的雷鬼不同,Dancehall 是为舞蹈和派对而生。早期的 Dancehall 作品具有更快的节奏、更强烈的低音强调,并使用 Riddim —— 一种节奏底轨,歌手们会在其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演唱。 “Dancehall” 一词来自舞厅(Dance Halls),即举行派对的地方。随着 1980 年代数字音乐技术的发展和鼓机的出现,这一流派逐渐融入了更多电子元素。 音乐特点 Riddim(节奏底轨)是核心——同一伴奏可被多个艺人使用,每个人都能创作出独特的版本。 演唱方式融合了歌唱与说唱,这种形式催生了 Toasting(节奏吟唱),对日后嘻哈音乐(Hip-Hop)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Dancehall 的目标是创造一种令人无法静止的律动感。 代表艺人 Yellowman —— 1980 年代初最早的 Dancehall 明星之一。凭借其魅力和独特风格,他让该流派走向国际。 Shabba Ranks —— 第一位获得国际认可并荣获格莱美奖的 Dancehall 艺人。 Sean Paul —— 或许是最知名的 Dancehall 歌手,在 2000 年代以 Get Busy 和 Temperature 等热门曲目,将该风格带上世界舞台。 Beenie Man 与 Bounty Killer —— 两位传奇人物,他们之...

了解更多
页面: «« 1 2 3 »»

要管理播放列表并使用项目的其他功能,您需要注册!

通过 Google 登录

注册

正在播放曲目的封面
0:00 / 0:00
网络电台直播 Minatrix.F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