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snyary»(佩斯尼亚雷)——来自白俄罗斯的传奇声乐与器乐合奏团,由弗拉基米尔·穆利亚文(Vladimir Mulyavin)于1969年创立。该组合是苏联及东欧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和辨识度的团队之一,他们在作品中融合了民间音乐、摇滚、流行与古典音乐。Pesnyary 首次将白俄罗斯民间音乐带上国际舞台,成为以现代形式展现民族艺术的象征。
成立与早期
乐团的历史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明斯克。音乐家兼作曲家弗拉基米尔·穆利亚文召集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歌手和乐手,旨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声音,将白俄罗斯民间旋律与摇滚和爵士元素相结合。
最初该组合名为 «Lyavony»,不久后更名为 «Pesnyary»,意为“歌者”或“民间吟游诗人”。他们的曲目涵盖了民歌改编作品与穆利亚文的原创歌曲,充满诗意与旋律美感。
成名与辉煌
真正的成功出现在1970年代。Pesnyary 成为首个赴美演出的苏联乐团(1976),将苏联音乐带上世界舞台。他们的作品频繁出现在广播和电视中,唱片销量达数百万张。
当时的经典曲目包括:《亚历山德丽娜》(Alexandrina)、《别洛韦日森林》(Belovezhskaya Pushcha)、《科西尔·亚斯割苜蓿》(Kosil Yas’ Konyushinu)、《沃洛格达》(Vologda)、《白桦汁》(Berezovy Sok)——这些歌曲深入人心,至今仍是苏联音乐的黄金曲目。
乐团的代表作之一是摇滚歌剧《命运之歌》,灵感来源于白俄罗斯诗人扬卡·库帕拉(Yanka Kupala)的诗歌。他们还演唱了基于俄罗斯文学巨匠普希金、涅克拉索夫、叶赛宁作品的歌曲。
精选唱片
- Pesnyary (1971)
- 白俄罗斯旋律 (Belarusian Tunes) (1972)
- 古斯利琴师 (Guslyar) (1974)
- 命运之歌 (Song About Fate) (1976)
- 穿越整场战争 (Through the Whole War) (1978)
- 白俄罗斯庭院 (Belarusian Courtyard) (1982)
- 我们是Pesnyary (We Are Pesnyary) (1985)
风格与声音
Pesnyary 的核心特色是民间旋律与现代乐器的融合。他们的作品中既有民俗调式与多声部合唱,也运用吉他、鼓组与键盘等摇滚音乐常见元素。
他们是苏联最早尝试复杂声乐和声的组合之一,将白俄罗斯传统歌唱与西方 民谣摇滚(folk rock) 和 前卫摇滚(progressive) 融合,创造出独特的音乐类型——白俄罗斯艺术民谣(art-folk),即“东欧风格民谣摇滚”。
国际认可
Pesnyary 曾巡演世界各地——从美国和加拿大到德国、法国、古巴及日本。他们参与国际音乐节、电视演出,代表白俄罗斯和苏联传播文化艺术。
他们的艺术成果不仅受到听众喜爱,也得到业内专家认可:乐团被授予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集体称号,而弗拉基米尔·穆利亚文荣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
成员变迁与传承
2003年穆利亚文逝世后,Pesnyary 以多种形式继续存在。官方的白俄罗斯国家乐团 “Pesnyary” 仍在活跃演出,延续其音乐传统与经典曲目。
许多前成员组建了自己的项目,延续这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与传奇音色。
成就
- 苏联民谣摇滚的开创者;
- 首个赴美演出的苏联艺术团(1976);
- 唱片销量逾千万张;
- 荣获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集体称号;
- 多首作品收录于白俄罗斯国家广播电视台黄金曲库;
- 弗拉基米尔·穆利亚文获封苏联人民艺术家。
趣闻
- “Pesnyary” 一词源自白俄罗斯语,意为“歌手”或“民间说唱艺人”。
- 乐团曾积极尝试摇滚歌剧与交响融合风格。
- 歌曲《别洛韦日森林》被誉为白俄罗斯的非官方国歌。
- 成员多具备古典音乐教育背景,造就其独特的音色层次。
- 苏联时期,Pesnyary 的唱片销量超过 1000 万张。
音乐遗产
«Pesnyary» 是斯拉夫音乐史上的黄金篇章。他们将民间艺术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音乐语言,深受数百万听众的喜爱。其作品融汇诗意、旋律与民族灵魂,在声音与文字的和谐中焕发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