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Cure —— 英国摇滚乐队,1976 年成立于萨塞克斯郡克劳利市。该乐队被认为是 哥特摇滚(Gothic Rock)、后朋克(Post-Punk) 和 暗潮(Darkwave) 的开创者之一,同时也是 20 世纪和 21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另类摇滚乐队之一。
乐队的创始人、主唱、词曲作者及灵魂人物是 罗伯特·史密斯(Robert Smith)。他标志性的造型——蓬乱的黑发、浓重的眼线、晕开的口红与忧郁的嗓音——成为哥特文化的象征。
早期阶段(1976–1979)
-
乐队最初是一个名为 Easy Cure 的校园项目。
-
1978 年更名为 The Cure,并与 Fiction Records 签约。
-
1979 年发行首张专辑 《Three Imaginary Boys》,随后推出热门单曲 《Boys Don’t Cry》,成为青少年孤独与忧郁的象征。
哥特摇滚的诞生(1980–1982)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是 The Cure 声音风格最为阴郁的时期。他们发行了三张标志性专辑:
年份 | 专辑 | 特点 |
---|---|---|
1980 | Seventeen Seconds | 氛围感强、极简且冷峻。 |
1981 | Faith | 忧郁、精神危机、代表曲《The Funeral Party》。 |
1982 | Pornography | 黑暗巅峰:抑郁、愤怒,史密斯著名台词 “It doesn’t matter if we all die”。 |
这些作品奠定了 哥特摇滚 的风格,并影响了 Bauhaus、Joy Division、Depeche Mode、HIM 和 Placebo 等乐队。
转向 流行摇滚(Pop Rock) 与全球声誉(1983–1992)
罗伯特·史密斯逐渐从阴暗风格转向更具旋律感的声音,创作出一系列经典作品:
-
《The Lovecats》(1983)
-
《In Between Days》(1985)
-
《Close to Me》
-
《Just Like Heaven》(1987)
1989 年,他们发行了里程碑式专辑 《Disintegration》:
-
氛围浪漫、旋律忧郁。
-
包含传奇曲目:《Lovesong》、《Pictures of You》、《Lullaby》。
-
被认为是 The Cure 的代表作与艺术巅峰。
1990–2000:另类摇滚的象征
-
乐队成为 Glastonbury、Reading、Rock am Ring 等音乐节的主打嘉宾。
-
1992 年发行 《Wish》,收录名曲 《Friday I’m in Love》 与 《High》。
-
The Cure 成为后朋克浪漫主义的象征,而罗伯特·史密斯则成为另类文化的代表人物。
后期与当代
-
2000 年后发行专辑 《Bloodflowers》(2000)、《The Cure》(2004)、《4:13 Dream》(2008)。
-
2019 年入选 摇滚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
2022 年,罗伯特·史密斯确认完成专辑 《Songs of a Lost World》,全球乐迷翘首以盼。
趣闻
-
《Lovesong》 是罗伯特·史密斯送给妻子玛丽的结婚礼物。
-
《Friday I’m in Love》 是误打误撞写出的歌曲——史密斯以为当天是星期四,担心错过发行日。
-
他们的音乐录像启发了导演蒂姆·伯顿和吉尔莫·德尔·托罗。
-
罗伯特·史密斯曾同时活跃于两支乐队:The Cure 与 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
-
他们的风格塑造了 Emo、暗黑浪漫主义甚至早期哥特动漫的视觉美学。
音乐遗产
The Cure 改变了人们对摇滚的认知 —— 他们证明了黑暗也可以是诗意的,忧伤也可以是美丽的。他们的歌词被引用,他们的形象被模仿,而他们的影响力延续至今 —— 从 Muse 与 Placebo 到 比莉·艾利什(Billie Eilish) 与 Måneskin。
乐队至今仍然活跃,而罗伯特·史密斯被誉为“后朋克最后的浪漫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