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 / 演出者 - 传记与唱片目录,所有专辑和歌曲 | 页面: 35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 9

Ace of Base
Ace of Base — шведская поп-группа, которая стала одной из самых успешных музыкальных коллективов 1990-х годов. Их стиль, сочетающий элементы поп-музыки, регги и денс, произвел настоящий фурор на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музыкальной сцене. Ранние годы и 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группы Группа была основана в 1990 году в Гётеборге, Швеция, братьями Йонасом Берггреном и Улфом Экбергом. Позже к ним присоединились сестры Йонаса — Мэлин и Дженни Берггрен. Изначально коллектив носил название Tech Noir, но позже был переименован в Ace of Base, символизируя «туза в своей базе», что отражало амбициозные намерения участников группы. Прорыв и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успех В 1992 году Ace of Base подписали контракт с датским лейблом Mega Records и выпустили дебютный альбом "Happy Nation" (в США он был…
了解更多
Bassjackers
Bassjackers 是来自蒂尔堡的荷兰电子音乐二人组,由Marlon Flohr(DJ,舞台前场)与Ralph van Hilst(录音室声音制作人)组成。自 2007 年起步以来,二人凭借标志性音色、强劲的音乐节单曲,以及在全球顶级舞曲舞台上的稳定表现,成长为世界EDM舞台上最醒目且稳定的项目之一。 成团与早期阶段(2007–2011) 作为多年好友,Marlon 与 Ralph 决定把录音室制作与现场表演融合为一个项目。早期作品很快引起业界关注,真正的突破来自单曲《Mush Mush》,它成为音乐节Big Room声景的代表性赞歌。同期,二人一边积极巡演,一边打磨独立鲜明的制作美学。 突破与全球知名度(2013–2016) 与 Martin Garrix 合作版本的《Crackin》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国际 EDM 版图上的标志性热门之一。随后,二人通过在头部厂牌发行与一线艺人的合作进一步巩固地位。Bassjackers 成为 Tomorrowland、Ultra Music Festival、Electric Daisy Carnival 等超级音乐节的常客,全面跻身主舞台阵容。 持续发展与合作 此后数年,他们持续发布俱乐部热单,包括《Derp》、《Rampage》、《Like That》、《Savior》、《Wave Your Hands》等。其作品在紧跟潮流的同时保持高度可辨识度——锋利的合成器、厚重的低频与高能量的 drop 已成标志。Bassjackers 与欧洲及北美舞曲圈保持紧密互动,拓展音乐边界,展现灵活多变的制作手法。 全新发行浪潮(2023–2025) 进入 2020 年代,二人更专注于重释舞曲经典与打造当代音乐节 banger。备受关注的作品包括《Wrong or…
了解更多
ONUKA
ONUKA — это украинский музыкальный проект, объединяющий современные электронные звучания с элементами народной музыки. Название «ONUKA» (в переводе с украинского — «внучка») — это дань уважения её дедушке Александру Шлёнчику, мастеру народных инструментов, который оказал огромное влияние на творчество основательницы проекта. Детство и ранние годы Настоящее имя основательницы проекта — Ната Жижченко. Она родилась 15 марта 1985 года в Киеве. Музыка окружала Наталью с самого детства. Её дед, Александр Шлёнчик, был выдающимся мастером украинских народных инструментов, таких как бандура, цимбалы и сопилка. Именно он вдохновил Наталью на глубокое погружение в традиционную украинскую культуру. Ната рано начала заниматься музыкой, освоив игру на…
了解更多
Amelie Lens
全名: Amélie Lens(阿梅莉·伦斯) 出生日期: 1990年5月31日 出生地: 比利时维尔福尔德 职业: DJ、音乐制作人、Lenske 与 Exhale 唱片厂牌创始人 音乐类型: Techno(电子科技舞曲)、极简 Techno、工业 Techno、电子音乐 早年生活与成长 Amelie Lens 出生于布鲁塞尔郊区的维尔福尔德。她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母亲常播放80年代的流行与摇滚唱片,这培养了她的音乐热情。青少年时期,Amelie 逐渐发现了电子音乐的魅力。 她人生的转折点是参加比利时著名的 Dour Festival,在那场音乐节上,她第一次感受到 Techno 文化的能量。她后来回忆道:“那一刻,我永远爱上了音乐。” 年轻时,Amelie 以模特身份开启职业生涯,曾在伦敦、巴黎和米兰生活并为多个品牌走秀。然而,对音乐的热爱始终更胜一筹——她在空闲时间频繁出入俱乐部,学习 DJ 设备和音乐结构。到2010年代中期,她决定全职投身音乐事业。 事业起点 Amelie 以艺名 Renée 开始了她的 DJ 生涯,在比利时当地的派对上演出。不久,她被著名的 Labyrinth Club 俱乐部发掘,并获得驻场机会。 在那里,她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融合强劲的 Techno 节奏、旋律性的过渡和沉浸式的氛围声效。 2014年,她彻底告别模特事业。2016年,她以制作人身份正式出道,发布作品 《Exhale》,这张 EP 宣告了一位新星的崛起。简洁却充满力量的结构与标志性音色,使她成为欧洲电子音乐界最受关注的新艺术家之一。 突破与全球声誉 在早期作品取得成功后,Amelie Lens 很快跻身世界顶级 Techno…
了解更多
MONATIK
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莫纳蒂克(艺名 MONATIK)是一位乌克兰歌手、作曲家、编舞家和制作人,被认为是当代东欧流行音乐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音乐风格融合了 流行、放克、R&B、灵魂 以及 电子音乐 等元素。MONATIK 为乌克兰主流音乐创造了一种新的美学——情感丰富、视觉震撼并充满“运动哲学”。 早年生活与教育 德米特里·莫纳蒂克于 1986 年 4 月 1 日 出生于乌克兰卢茨克。从小他就表现出对音乐、舞蹈和艺术的浓厚兴趣。他学习打鼓和吉他,参加学校演出,后来还加入舞蹈团体。青年时期他同时热爱运动与艺术,但最终选择将创造力作为人生使命。 高中毕业后,他前往基辅进入 乌克兰国立文化艺术大学 学习,在那里进一步发展了他的音乐与编舞能力。正是在大学时期,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理念——将声音、动作、情感与视觉完美融合。 职业起步 MONATIK 的艺术之路始于舞蹈。2008 年,他参加了电视节目 《人人都能跳!》,以其极具表现力的舞姿和舞台魅力赢得观众喜爱。随后,他成为多位知名艺人的舞者与编舞,并开始为他人创作歌曲。 他首次在音乐界引起广泛关注是在电视节目 《X 音素》 中。虽然未能进入决赛,但他引起了制作人与音乐编辑的注意。凭借将歌唱、节奏与舞蹈结合的能力,MONATIK 成为一种“新型艺术家”的代表——融合音乐与表演的全能艺人。 出道与成名 MONATIK 于 2011 年正式启动个人音乐计划。早期作品如《TayUletay》和《最美的光芒》在网络上迅速走红。2014 年,他推出首张专辑 《今日的原声带》,为 乌克兰流行音乐…
了解更多
Scooter
Scooter 是一支传奇性的德国电子乐团,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汉堡。该组合是Techno、Dance 和 Hard Dance 等风格中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Scooter 以其震撼的现场演出、强劲的节奏、标志性的呐喊式唱法以及主唱 H.P. Baxxter(本名 Hans Peter Geerdes)的舞台魅力而闻名。 早期岁月:Celebrate the Nun 与 The Loop 在成立 Scooter 之前,H.P. Baxxter 与 Rick J. Jordan 曾是合成流行乐团 Celebrate the Nun 的成员。该团自 1980 年代末活跃,发行了两张专辑,虽获得好评,但商业成绩有限。 乐团解散后,二人以The Loop为名开始制作混音,这段经历让他们在电子与俱乐部音乐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正是在此期间,他们萌生了打造一个更具能量和舞曲风格新项目的想法。 Scooter 的诞生(1993) 1993 年,Baxxter 与 Jordan 联合制作人 Jens Thele 及 DJ Ferris Büller(本名 Sven Pfeiffer)组建了 Scooter。他们最初在家庭录音室创作曲目,但在 1994 年便迅速在欧洲声名鹊起。 突破与早期热门单曲(1994–1998) 首支单曲 《Vallée de Larmes》(1994)受到 DJ 們关注,但真正的成功来自 《Hyper Hyper》。这首充满 Baxxter 标志性呐喊的作品成为锐舞文化的代表,并跻身德国排行榜前十。 随后接连推出的热门歌曲包括 《Move Your Ass!》、《Friends》 与 《Endless Summer》,巩固了 Scooter 作为欧洲舞曲乐坛领军者的地位。 此阶段,Scooter…
了解更多
Reinier Zonneveld
真实姓名:Reinier Zonneveld 出生年份:1991 年 出生地:荷兰 音乐风格: Techno、Acid Techno、Melodic Techno 职业:DJ、音乐制作人、作曲家、唱片厂牌 Filth on Acid 创始人 活跃时期:2010 年至今 早年经历与古典音乐教育 Reinier Zonneveld 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3 岁便开始学习钢琴。他早期对作曲和音乐理论的兴趣,使他接受了系统的古典音乐教育,为他未来在电子音乐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求学期间,他积极创作钢琴曲并参加各类比赛。后来进入大学学习经济学的同时,也开始尝试制作 电子音乐。正是在大学时期,他创作了第一批 Techno 作品,并逐渐在本地俱乐部和地下厂牌中获得关注。 早期发行与成名之路 Reinier 在 2010 年代初期正式开启职业生涯,先后在荷兰的独立厂牌发行 EP。他的作品以强劲的酸性贝斯线、旋律感和电影化的结构脱颖而出。 转折点是与德国厂牌 Stil vor Talent 的合作,这一签约让他登上国际舞台。 真正的成功来自于他于 2017 年发行的专辑 《Megacity Servant》,这张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曲目 “Things We Might Have Said”、“Plastic People” 和 “Phobia” 得到了世界知名艺人如 Adam Beyer、Charlotte de Witte 和 Amelie Lens 的支持。 现场演出与独特 Live 形式 Reinier Zonneveld 以其创新的 Live Set 形式而闻名。他在演出中实时创作音乐,使用多台合成器、鼓机与音序器,打造完全独一无二的现场体验。…
了解更多
Skofka
Skofka (настоящее имя Алексей Прищепа) — украинский рэп-исполнитель и автор песен, который стремительно завоевал популярность благодаря своему искреннему подходу к музыке, наполненной глубокими текстами и мелодичностью. Родился в городе Ровно, Украина, и начал увлекаться музыкой еще в подростковом возрасте. Его творчество сочетает в себе хип-хоп, рэп и элементы украинской этники. Начало карьеры Свою музыкальную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Skofka начал с экспериментов с текстами и звуком. Первые треки создавались на любительском уровне, но благодаря уникальному подходу и стремлению к самовыражению, его работы начали привлекать внимание. Его тексты подкупают честностью, они раскрывают личные переживания, размышления о жизни, культуре и актуальных событиях. Прорыв и популярность Настоящая…
了解更多
Kalush
Kalush —— 乌克兰音乐组合,成立于 2019 年,来自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的卡卢什市。该组合被认为是新一代 乌克兰音乐 的象征之一,他们将 嘻哈、流行音乐 与 民谣 融合,创造出充满民族元素和现代感的独特风格。歌曲融合了传统乐器、说唱、旋律性副歌以及深刻歌词,主题涵盖爱情、自由、自我认同与乌克兰文化。 乐队成立 Kalush 于 2019 年由主唱兼词作者 奥列格·普修克(艺名 Psiuchyi Syn)创立。名称 Kalush 来源于他的家乡。首支单曲 《Не маринуй》(Ne marynuy) 一经推出便以其独特的乌克兰说唱与民谣融合风格引起关注。随后发行的 《Ти гониш》 和 《Гори》 巩固了乐队的早期成功。 成员组成 Kalush 的主要成员包括: 奥列格·普修克(Psyuchyi Syn) —— 主唱、词作者、说唱歌手 米哈伊尔·索科洛夫斯基(Dzhonni Dyser) —— 多乐器演奏家 维塔利·杜日克(Kyivstyle) —— 制作人、民乐演奏家(杜杜克、特伦比塔) 音乐风格与创作 Kalush 的音乐融合了 说唱、民谣、嘻哈 与 独立流行 元素,充满乌克兰民族色彩,使用特伦比塔、齐姆巴尔、索皮尔卡等传统乐器。歌词结合民间诗歌与现代抒情,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正因如此,Kalush 成为乌克兰乃至世界乐坛独特的存在。 他们的歌曲常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家庭价值观、内心力量与民族自豪感,因此赢得了广泛听众,包括不熟悉嘻哈文化的人群。 Kalush Orchestra 项目 2021 年,Kalush 推出副项目 Kalush Orchestra,主打将…
了解更多
Black Coffee
Black Coffee(本名:Nkosinathi Innocent Maphumulo)是一位来自南非的DJ、音乐制作人和作曲家,被誉为全球Deep House风格中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音乐融合了深浩室、非洲节奏、爵士元素以及南非传统旋律,形成独具灵魂和文化真实感的声音。 早年生活 Nkosinathi Maphumulo 于 1976 年 3 月 11 日出生于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乌姆拉齐。他自幼沉浸在传统非洲音乐与祖鲁节奏的氛围中,这对他后来的音乐品味产生了深远影响。童年时期,他热爱歌唱、演奏乐器,并收藏唱片,深受 Hugh Masekela 与 Fela Kuti 等艺术家的启发。 青少年时期,Black Coffee 经历了改变命运的一幕:在一次车祸中,他的左臂失去了部分活动能力。然而,这并没有击倒他,反而激励他克服身体局限,寻找全新的音乐表达方式。他后来多次表示,这段经历让他变得更加坚韧,也赋予了作品更深的情感厚度。 教育与起步 Black Coffee 曾在德班理工大学(Durb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学习音乐,在那里掌握了电子乐器与音乐制作软件的使用。2003 年,他加入三人组合 Shana(Simply Hot and Naturally African),该团体将非洲爵士与浩室音乐结合。发行几张作品后,他决定专注于个人音乐生涯。 2005 年,他推出首张个人专辑《Black Coffee》,获得乐评界与听众的广泛好评。早期作品中,他的标志性风格已初露端倪:冥想式节拍、深沉低音与灵魂人声,并融入了非洲打击乐的质感。 成名与认可 2000 年代中期,Black Coffee 成为南非 Deep House领域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融合传统根源与现代形式,成为当代非洲身份的象征。2009 年,他凭借连续…
了解更多
Artbat
Artbat 是由 阿尔乔姆·拉达 (Artem Rada) 和 亚历山大·布坚科 (Oleksandr Butenko)(艺名 Batish)组成的乌克兰电子音乐双人组合。该团队已成为当代电子乐界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他们的音乐融合了 progressive house、melodic techno 和 techno,兼具情感深度、氛围感与强大能量。如今,Artbat 已成为新一代乌克兰电子音乐浪潮的象征,享誉全球。 早期经历与组合成立 阿尔乔姆·拉达与亚历山大·“巴蒂什”·布坚科均来自基辅。在组队前,两人已活跃于乌克兰电子音乐圈:阿尔乔姆是一名 DJ 和制作人,而巴蒂什则是多乐器演奏家与作曲人。2015 年,他们决定联手创作,成立了Artbat 项目。名称寓意他们的融合:Art(阿尔乔姆)+ Bat(巴蒂什)。 首发作品与突破 Artbat 于 2015 年正式出道。首批作品凭借高质量制作和独特音色登上 Beatport 排行榜。真正的成功来自他们在 Diynamic 发行的单曲 《Mandrake》,该曲获得 Solomun、Richie Hawtin、Maceo Plex 等电子乐巨星支持,成为他们获得国际认可的起点。 全球知名度与国际热门曲目 在 2017–2019 年间,Artbat 逐渐确立了其全球顶尖制作人的地位。他们的曲目 《Tabu》、《Atlas》、《Upperground》(Diynamic Music)以及为 Monolink 创作的混音 《Return to Oz》,均成为 melodic techno 的经典代表。尤其是后者,入选 Beatport 年度十大畅销曲目,并为组合赢得 Beatport Awards 国际奖项。…
了解更多
Nicky Romero
本名:Nick Rotteveel van Gotum(尼克·罗特维尔·范·戈特姆) 出生日期:1989年1月6日 出生地:荷兰,阿默斯福特(Amersfoort) 音乐类型: Progressive House(前卫浩室)、Electro House(电子浩室)、Big Room House(大房间浩室)、Future House(未来浩室) 职业:DJ、音乐制作人、唱片公司 Protocol Recordings 创始人 活跃期:2008年至今 早年经历 Nicky Romero 出生于荷兰小城阿默斯福特的一个音乐家庭。从小他就对音乐表现出浓厚兴趣,学习打鼓并参加学校音乐项目。少年时期,他开始尝试电子音乐创作,深受 Tiësto、David Guetta、Eric Prydz 和 Fedde Le Grand 等艺术家的影响。 他最初在家乡埃德(Ede)的本地派对上担任DJ,逐渐积累了舞台经验。他对混音与采样的热情,为日后形成其标志性声音奠定了基础。 职业起步 Nicky Romero 的首批作品出现在2008至2009年,如 《Privilege》 和 《Qwerty》。虽然未获商业成功,但为他赢得了业内的关注。真正的突破来自他在2010年为 Green Velvet 的经典曲目 《Flash》 所制作的混音,该作品由 Spinnin' Records 发行。 这首混音获得 David Guetta、Tiësto 与 Hardwell 的强力支持,迅速成为俱乐部热播曲,也让他正式踏入 国际EDM舞台。 成名与全球声誉 2011年,Nicky Romero 发布了传奇单曲…
了解更多
Limp Bizkit
Limp Bizkit — 简介、历史、唱片集 活跃年份:1994 — 至今 风格: 新金属(Nu Metal)、说唱摇滚、另类金属 国家:美国 城市: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 成员组成 Fred Durst(弗雷德·德斯特) — 主唱 Wes Borland(韦斯·博兰德) — 吉他、和声、视觉造型 Sam Rivers(萨姆·里弗斯) — 贝斯 John Otto(约翰·奥托) — 鼓手 DJ Lethal — 打碟、采样、键盘 乐队成立 Limp Bizkit 成立于 1994 年,地点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维尔。该乐队的创立灵感来自 Fred Durst,当时他是一名纹身师,热衷于嘻哈和金属音乐。他结识了贝斯手 Sam Rivers 及其表兄、鼓手 John Otto。随后,风格独特、以视觉创意著称的吉他手 Wes Borland 加入了团队,之后前 House of Pain 成员 DJ Lethal 也加入其中。 乐队名 Limp Bizkit(直译为“软饼干”)是故意挑衅式的命名,体现了他们特有的荒诞、反浮华和讽刺精神。 出道与突破 (1997–1999) 1997 年,乐队发行首张专辑 《Three Dollar Bill, Y’all$》,由制作人 Ross Robinson(曾与 Korn、Slipknot 合作)操刀。该专辑融合了硬核的侵略性、厚重的吉他riff以及说唱嗓音。翻唱自乔治·迈克尔的 《Faith》 成为早期代表作。 1999 年,随着第二张专辑 《Significant Other》 的发行,Limp…
了解更多
Lost Frequencies
本名: 费利克斯·德·莱特(Felix De Laet) 出生日期: 1993 年 11 月 30 日 出生地: 比利时布鲁塞尔 音乐类型: 深浩室(Deep House)、热带浩室(Tropical House)、舞曲流行(Dance-Pop) 职业: DJ、制作人、作曲家 早年生活 费利克斯·德·莱特 出生于布鲁塞尔的一个音乐家庭,从小音乐就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自幼学习吉他,并对创作自己的旋律充满兴趣。受到摇滚、民谣、电子乐和爵士乐等多种风格的影响,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品味。这种多元的背景为他之后柔和、情感丰富且旋律优美的音乐风格奠定了基础。 职业起步 2014 年,费利克斯凭借重混美国歌手 Easton Corbin 的乡村歌曲 《Are You with Me》 一举成名。Lost Frequencies 将这首歌改编为一首充满氛围的热带浩室(Tropical House)曲目,迅速风靡全球。该曲登上 比利时、德国、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 等多个国家的排行榜榜首,成为国际性热门单曲。 歌曲由 Armada Music(Armin van Buuren 创立)发行,令这位年轻艺术家获得了全球认可,并成为欧洲 Tropical House 风格的开创者之一。 突破与全球知名度 继首支单曲取得巨大成功后,Lost Frequencies 于 2015 年发布新作 《Reality》(与 Janieck Devy 合作)。该曲在 15 个以上国家登上榜首,并获得多白金认证,巩固了他作为新一代杰出制作人的地位。 2016 年,他成为 首位登上 Tomorrowland 主舞台…
了解更多
Gordo
Gordo (настоящее имя: Hector Vázquez) — американский DJ, продюсер и исполнитель, известный своими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ми в жанре хаус, техно и электроники. Родился в Лос-Анджелесе, штат Калифорния. Gordo начал свою карьеру в музыкальной индустрии в качестве продюсера и DJ, активно экспериментируя с различными музыкальными стилями. Первоначально он получил признание благодаря участию в проектах с другими известными музыкантами и продюсерами. Он был частью коллектива и работал с такими артистами, как DJ Snake, Major Lazer и другими, что способствовало его популярности в мире электронной музыки. В дальнейшем Gordo начал развивать свой сольный проект и быстро завоевал внимание публики. Основной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ой стиля Gordo является глубокий и мощный хаус-звук с элементами…
了解更多
Fisher
Fisher(本名:Paul Nicholas Fisher)是一位澳大利亚DJ、音乐制作人,也是当今世界电子音乐舞台上最具魅力的艺人之一。他以充满活力的表演、独特的幽默感以及标志性的浩室音乐作品,成为现代舞曲文化的象征。Fisher 因热门单曲 Losing It、Ya Kidding、You Little Beauty 和 Take It Off 而闻名。 早年经历 Paul Fisher 出生并成长于澳大利亚。在投身音乐事业之前,他是一名职业冲浪选手,曾参加国际比赛并跻身世界排名。他的体育经历对其舞台形象产生了深远影响——自由、充满能量和随性,成为 Fisher 音乐与表演的标志。 结束运动员生涯后,Fisher 对 DJ 和电子音乐制作产生了兴趣,开始尝试创作,受到了浩室(House)、科技舞曲(Techno)以及欧美俱乐部文化的启发。 音乐起点 Fisher 的音乐旅程始于二人组合 Cut Snake,搭档是好友 Leigh Anderson。该组合融合了浩室与科技舞曲,并凭借在音乐节上的表现帮助 Fisher 积累了舞台经验。随后,他决定单飞,开启个人音乐生涯。 突破与全球知名度 2017年,Fisher 在 Dirtybird Records 厂牌下发行单曲 Ya Kidding,该曲凭借感染力极强的律动迅速赢得俱乐部界的关注,成为当季最受欢迎的舞曲之一。 真正让他一举成名的是 2018 年发行的单曲 Losing It(厂牌:Catch & Release)。这首作品横扫全球音乐榜单,成为 Tomorrowland、Coachella、EDC 等大型音乐节的“必播神曲”,并获得格莱美奖提名(最佳舞曲录制)。从此,Fisher 牢固确立了其在国际浩室舞台上的核心地位。 音乐风格…
了解更多
Victoria Niro
Victoria Niro(本名——维多利亚·尤利娅诺夫娜·斯洛博茨卡娅;2003年8月22日出生于利沃夫)是一位来自乌克兰的流行音乐和嘻哈歌手、词曲作者和作曲家。她最初以视频博主和翻唱歌手身份出名,通过演绎世界和乌克兰流行艺人的热门歌曲而走红。她最受欢迎的原创作品包括《粉色眼镜》(Рожеві окуляри)和《我不知道》(Не знаю)。 生平 维多利亚出生并成长于利沃夫。从小展现出音乐天赋,13岁开始学习声乐,14岁自学吉他和钢琴。她首次在网络上获得关注,是因为翻唱了林肯公园(Linkin Park)的经典曲目《Numb》。随后,她翻唱了丹·巴兰(Dan Balan)的歌曲《Мені треба》,并因此受邀与他同台演出——这是她音乐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 维多利亚的人气通过 TikTok 迅速攀升。最初以翻唱视频走红,随后开始发布原创作品。她的首支原创单曲《年轻的少年》(Молодий юначе)于2022年9月发布,主题围绕初恋。此后,她发行了多首与现实生活和战争时期希望有关的歌曲。其中,《信念》(Віра)一曲灵感源自战争初期出生在防空洞中的一名婴儿的真实故事。 创作与发行 Victoria Niro 的代表作包括《开始煮魔药》(Стала зілля варити)、《大海在呼唤》(А море манить)、《静水》(Тиха вода)、《我的夜之星》(Зоре моя вечірняя)、《姐妹》(Сестра,与说唱歌手 PROBLEMA 合作)、《没有你》(Без тебе)。2024年,她发布了带有幽默风格的单曲《如梦中》(Як уві сні)、与 Sasha Gorovy…
了解更多
Charlotte de Witte
Charlotte de Witte —— 比利时DJ兼音乐制作人,是全球Techno舞台的核心人物之一。她以强劲的现场表演、极简却富有攻击性的声音以及舞台上的魅力而闻名。Charlotte被视为新一代Techno的象征,融合了狂欢文化的能量、工业节奏与现代制作理念。 早年生活 Charlotte de Witte于1992年7月21日出生在比利时根特。从小她就对音乐充满兴趣,尤其是另类与电子音乐。在青少年时期,她经常参加当地的rave派对,并首次深入体验Techno文化。17岁时,她开始尝试DJ和音乐制作,并在家乡的小型派对上演出。 职业起步与“Raving George”艺名 她的最初成功来自艺名Raving George,这个名字是为了避免音乐行业中常见的性别刻板印象。在此期间,她发布了多首作品,其中包括与Oscar and the Wolf合作的《You’re Mine》(2015),为她赢得了国际关注与欧洲电台播放。 后来,Charlotte决定用本名表演,并将音乐风格从旋律感更强的电子与house转向更加黑暗和强烈的Techno。 突破与成名 2015年,她与Turbo Recordings(Tiga的厂牌)签约,并发行EP《Weltschmerz》,成为她Techno生涯的起点。该作品获得国际DJ的支持,她也开始频繁亮相于Awakenings和Extrema Outdoor等音乐节。 2017年,她创立了自己的厂牌KNTXT,为推广正宗Techno和扶持新锐艺术家提供平台。她的代表作品(《Heart of Mine》、《Vision》、《Return to…
了解更多
POSITIFF
POSITIFF (настоящее имя Алексей Потапенко) — популярный украинский певец, автор песен и продюсер, широко известный благодаря свое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в группе Время и Стекло, а также успешной сольной карьере. Артист завоевал признание благодаря своему харизматичному стилю, ярким клипам и запоминающимся хитам. Ранние годы и начало карьеры Алексей Потапенко родился 19 ноября 1989 года в городе Киеве, Украина. С раннего детства проявлял интерес к музыке и танцам. В школьные годы он занимался хореографией, что впоследствии помогло ему в создании сценического образа. Музыкальная карьера Алексея началась с участия в любительских музыкальных проектах, где он набирался опыта и развивал свои вокальные способности. Карьера в группе "Время и Стекло" В 2010 году Алексей стал частью дуэта Время и…
了解更多
Daft Punk
Daft Punk — культовый французский дуэт электронной музыки, состоящий из Ги-Мануэля де Омем-Кристо и Томы Бангальтера. Создав уникальный стиль, который сочетает хаус, диско, фанк и поп, группа стала одной из самых влиятельных и успешных в истории электронной музыки. Ранние годы Ги-Мануэль де Омем-Кристо и Тома Бангальтер познакомились в 1987 году во время учёбы в школе в Париже. Изначально они играли в рок-группе Darlin', которая получила неоднозначные отзывы. Один из критиков назвал их музыку "глупым панком" (daft punk) — это выражение позже вдохновило их на название для нового проекта. В 1993 году они начали экспериментировать с электронной музыкой, что положило начало новой эпохе в их карьере. Ранний успех и альбом Homework В 1997 году Daft Punk выпустили свой дебютный…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