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wercase —— 极简主义的声音艺术流派,在这里寂静与微噪音成为音乐的素材。聆听的哲学、Steve Roden 的创作理念及其对声音艺术的影响。
Lowercase 是一种极度极简的 实验电子音乐 流派,它的关注点不在节奏或旋律,而在于那些通常被忽略的声音。这是一种专注聆听的艺术,对微声音、摩擦声、沙沙声以及周围世界的共振进行探索。
起源与哲学
“Lowercase” 这一概念由美国作曲家 Steve Roden 提出,他在 2001 年发行了专辑 Forms of Paper。他在图书馆中录制纸张翻动的声音,经过放大与处理,形成一首冥想般的长篇作品。由此诞生了“极度安静的音乐”这一理念,在这种音乐中,声音素材被像显微镜下的世界一样细致研究。
Lowercase 的形成受到以下传统的影响:
- 具体音乐(Musique concrète)(皮埃尔·谢弗、吕克·费拉里)—— 使用自然与日常声音进行创作;
- 极简主义(Minimalism)(拉·蒙特·杨、史蒂夫·赖希)—— 注重时间与过程;
- 氛围音乐(Ambient)(布莱恩·伊诺)—— 用声音营造空间氛围而非传统结构。
声音与技术
- 主要声音来源: 接触式麦克风、现场录音、机械振动、表面噪音、空气流动、物体摩擦。
- 处理方式: 极度放大、时间延展、滤波与颗粒合成。
- 动态表现: 从几乎完全的寂静到轻微的嗡鸣——在听觉感知的边界进行创作。
- 特点: 听众需要“靠近”音乐才能听见,从而让聆听成为一种专注的体验。
代表艺术家与作品
- Steve Roden — Forms of Paper (2001),Airforms (2006)
- Bernhard Günter — Un Peu de Neige Salie (1993),Details Agrandis
- Richard Chartier — 唱片厂牌 LINE 创始人,致力于推广 lowercase 与极简声音艺术
- Tomas Phillips、Asmus Tietchens、Taylor Deupree、Marc Behrens、Francisco López
许多作品由 实验音乐厂牌 发行,如 12k、LINE、Raster-Noton、Touch、Mego 等,这些厂牌让 lowercase 与氛围音乐、声学艺术(Sound Art)及电声音乐交融。
美学与感知
Lowercase 不仅是一种音乐风格,更是一种“聆听的哲学”。它质疑声音与寂静、创作与偶然之间的界限。
这种音乐:
- 教导人们放慢节奏;
- 让人关注微观世界的声响——纸张的摩擦、空气的流动、金属的震动;
- 打破我们对“音乐”这一概念的固有理解。
许多研究者称 Lowercase 为一种“声学禅(Acoustic Zen)”。Steve Roden 曾说:
“这不是用来填补寂静的音乐,而是让人听见寂静之中正在发生的声音。”
当代影响
- Lowercase 被广泛应用于声音艺术、冥想装置与声音画廊中。
- 它的技术影响了 Drone、Ambient、现场录音(Field Recording) 和 电声音乐 的作曲家。
- 新一代艺术家正探索“声音地形学”——记录空间与微小的运动。
Lowercase 并非寂静,而是隐藏在纸张、风与光之中的宇宙。
它是一种让我们像第一次聆听世界那样重新倾听的音乐。